來源:星島日報


(星島日報報道)發展商近年大力興建中小型單位,本報統計自2014年至今,該類型單位落成量走勢,顯示在2014至15年間,佔比維持在六成多水平,及至16年,上升至逾七成,至今明兩年,則明顯突破八成大關。

  據差估署《香港物業報告2019》最新統計數字,2014年至今,私樓落成量維持在1.12萬伙水平,但A、B類中小型住宅落成量,則差異較大,由每年7182伙至16634伙不等,亦令這類型單位,佔總體落成量,由最低63%至近年達81%。

  此外,今明兩年落成私樓維持2萬伙水平,期間主要集中於大埔區,兩年共涉7513伙。若單計算今年,新供應主要來自於西貢區(包括將軍澳),佔約整體供應約20%,涉及約4032伙;其次為大埔區,亦佔16%,涉及約3234伙;至於屯門區則為今年提供2836伙,約佔14%的供應量。

  至於明年新盤落成量,大埔區成為新盤供應的重鎮,提供約21%的供應量,佔約4279伙;而屯門區則按年增加約3.8%供應,涉及2945伙,佔約15%;反而西貢區包括將軍澳,亦將會2546伙新盤落成,佔約12.7%。

 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,早年政府積極標售大埔白石角土地,不少新盤將於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入伙,可見政府積極推地成效浮現,供應陸續到位。他認為每當新盤落成時,均會使區內的租金受壓,惟不會影響太長時間,而新盤的投資者大概佔三成,用家佔七成,並視乎各樓盤的收樓進度,待落成放租都會有1至2年的滯後。認為,現時市況下,相信租盤會很快被吸納,屆時租金會逐步回升。

<<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