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rce:Sing tao daily


(星島日報報道)樓市交投去年放緩,連帶整體投訴個案亦按年下跌,地產代理監管局表示,於去年共接獲306宗投訴個案,按年減少28%,其中以未妥善處理臨約的投訴最多,而去年亦有41名代理被撤銷牌照(即釘牌),按年升逾1.15倍。

  地監局主席梁永祥表示,該局去年共接獲306宗投訴個案,較17年的427宗減少28%,主要為去年整體物業成交量放緩,引致投訴個案亦相對下降,同時去年該局推出多項新條例作規範,令代理的操守及質素提升。

  至於最常見的投訴個案,包括未妥善處理臨時買賣合約或租約,佔69宗;同時提供不準確或具誤導性的物業資料佔35宗;以及未有與客戶訂立或解釋《地產代理協議》;此外,也有28宗投訴為沒有履行有關回贈承諾。

  梁氏再指,同時對307名代理採取行動或作出處分,按年下跌逾1成,反映與發展商簽署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約章的成效,惟遭處分的個案當中,共撤銷41個牌照,按年升逾倍,及暫時吊銷24個牌照。理由是這些持牌人不再符合發牌條件,與其執業情況無關,如涉及刑事責任、破產、學歷不符合規定等。

  而近年不少港人購買海外物業,涉及境外物業的投訴則年增加36%,涉及15宗。梁永祥指,局方只規管在本港的物業,提醒市民在購買境外物業時,最好選用本港持牌代理處理交易,否則遇上爛尾樓情況,買家須自行承擔風險。

  近期有發展商與代理就新盤佣金出現糾紛,市場有聲音指應該劃一佣金比例,梁永祥指,局方不會介入商業行為,應該由發展商、地產代理及市場自行調節。

  事實上,去年新盤市場的銷售點就發生不少打架事件。地監局行政總裁韓婉萍表示,去年共接獲3宗代理打架事件,其中1宗已罰停牌一個月。另外涉及境外物業投訴的15宗個案,有2宗為爛尾樓,有數宗為無牌地產代理工作。

  該局去年巡查一手樓盤銷售點共1459次、地產代理商鋪1836次及抽查網上物業廣告675次。在巡查期間,發現有152宗違規個案,當中59宗涉及反洗錢條例要求(沒有備存客戶記錄),惟一手樓盤銷售點的秩序問題的個案錄得50%跌幅,由去年的32宗減少至16宗。

  此外,該局計畫下半年推出電腦化營業員資格考試,試行計畫。

<< 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