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rce:Sing tao daily


(星島日報報道)補地價收入現高位回落,去年共錄得261億,較17年的高位400億,按年下跌35%,至於上月完成補地價的項目中,以新地及長實合作發展,位於屯門小秀村的住宅項目最矚目,補價達17.31億,樓面呎價約4990元。

  地政總署資料顯示,去年補地價金額約261.5億,較2017年全年400.03億,按年下跌35%。惟仍然處於高水平,較2016年的119億為高。

 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,近期增加住宅供應的聲音不絕,因此發展商紛「順住個勢」,為旗下項目申請加密,以增加發展樓面面積,盼獲批的機會更大。

  他續指,由於近期樓市開始回落,住宅成交價較低,此時申請補地的金額一般較低,因此部分發展商睇準時機,加快申請改畫並補地價,盼能夠減低日後補價的金額。

  陳超國指,新界一帶為未來市場目的新發展區,基建將陸續興建及落成,同時亦將有新盤推出,發展潛力不容忽視,因此吸引區內發展商,申請增加發展密度,以增加發展樓面。事實上,由於未來尚有多幅矚目地皮有機會正待城規會審議,未來有機會申請補地價,可見未來補地價金額有機會保持高水平。

  地政總署公布,上月完成補地價的發展項目,最矚目包括新地及長實合作發展的屯門小秀村住宅項目,佔地近28萬方呎,補地價金額達17.31億元。

  城規會文件顯示,該地段現時為綜合發展區,可發展地積比為1.3倍,可建樓面約34.7萬方呎,提供約573伙,由此推算,項目每呎補價金額約4990元。 

  地政總署同時公布,上季度內在土地註冊處共註冊了14宗契約修訂及5宗換地個案。上述19宗土地交易中,7宗位於港島、5宗位於九龍及7宗位於新界,上述土地交易所得的地價收入總額約為168.0074億。上季較去年第三季(7至9月)的約15.9億,按季飆升約9.56倍,數字更創今年新高。

<< Back